四、我们面临的市场机会
2001年至今,中国股市经历了最为惨烈的熊市调整,在这个熊市调整的过程中,中国证券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的参与主体由原来的券商和中小投资者被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所取代,原来以操纵股价作为主要手段的盈利模式被基金所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所取代,昔日庄家和中小散户的对垒演变成了机构间的博弈。而作为监管层,其职能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中国证券市场“政策市”的特征正在不断弱化。有理由相信,中国证券市场已经从幼稚期走向成熟期。对于一个理性的投资者而言,目前正面临中国股市前所未有的市场机会。
在这些年股票市场持续走低的过程中,中国经济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这种股价与上市公司业绩反向运动最终的结果是,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大幅降低(目前已经接近国际成熟市场的平均水平),中国股票市场的内在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虽然目前我们仍旧会听到中国证券应继续与国际接轨的言论,但试问,目前全球哪个国家的经济能够保持中国这样的增长速度。我们看到的是,在国外经济学家们纷纷唱空中国经济的同时,QFII却排着长队希望投资中国股市。我们不但认为目前中国股市已经被低估,而且按目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未来强劲的增长潜力,应该给予中国股票市场更高的估值水平。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已经得到了全球资本的高度关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全球资本出现严重过剩,在中国证券市场解决股权分置的背景下,实现资本市场的真正市场化、国际化,将吸引全球资本蜂拥而至。就目前来看,中国证券市场目前按国外成熟市场的估值标准来衡量也已经极具吸引力。
诚然,目前宏观调控的持续和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不确定性仍在困扰市场,但我们认为这丝毫不会影响中国证券市场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在近期市场的这种非理性下跌过程中,我们应少一分恐慌多一分理性,转机往往是在所有人都绝望的时候出现!
此时,我们的心情无比激动,因为我们意识到:长期牛市的来临将成为必然!同时我们也看到,一批优秀的上市公司,在这个冰冷的冬天,依旧春意盎然。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之二:寻找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领导型企业
对于投资,刘明达有自己坚持的理念:我们的投资策略不是买现成的蓝筹股,而是发现新蓝筹。
为什么不是直接投资市场公认的蓝筹?
刘明达有两点理由,一是因为市场公认的蓝筹可能市场价格已不便宜。二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一大批企业注定将成为新的蓝筹,即便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吉列之际,它们也只是处于成长中,并非誉满全球。发现新蓝筹,与其一起成长,将使你获得超越市场的平均收益。中国经济提供了诞生一大批新的中国蓝筹的环境,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一批高速增长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市场的游戏规则走向成熟,自由竞争将走向寡头垄断。在市场迅速膨胀的过程中,必将产生十倍甚至数十倍成长空间的上市公司。
而且,刘明达认为,中国经济总体长期增长的趋势将持续相当长时间;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由资源依赖型向技术与资本密集型转变;税收制度改革和内外资所得税并轨有望在未来两年内实施,相关成分股整体业绩增长从11%提升到24%,市场估值会进一步提升;以保险公司、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正在成为市场的主流,价值投资理念正在被更多市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