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职业投资家,巴菲特为人处事既讲原则又不乏灵活性。他有耐心、信心、勇气,并且非常了解概率,能够迅速准确地决定一家公司或一个复杂问题的关键所在,因而很善于把握机会,常常能够寻找到风险已被消除或最小化的投资,并果断地做出决策。他能够在两分钟内决定放弃投资,也可以在几天后大举买进。
实际上,巴菲特这种一直被证明成功的投资理念并未超出普通人的理解力,但是他的投资业绩又不是普通人能比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的投资方法并不高深,我所做的一般人也能做到。”但巴菲特还说:“投资比你想象的要简单,但也比它看上去要难。”
那么,巴菲特成功的投资理念与格雷厄姆的投资哲学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呢?巴菲特又是如何地反传统看待金融投资理论呢?巴菲特投资理念所蕴含的“三大法宝”究竟有多简单呢?巴菲特本人又是怎样应用自如的呢?请看下面的精彩分析和典型案例。
1不熟不做
从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到国民赔偿公司和火灾及海运保险公司,从可口可乐公司到中国石油,巴菲特的投资融会着对企业的深层次理解。这些超乎寻常的投资成就,往往只是通过普通的事情来获得的,但关键是如何把这些普通的事情处理得异乎寻常的出色。巴菲特一方面采取见怪不怪和务实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真实面貌,另一方面却在做同样的事情:“我们简单地希望一些明智的事情发生,而且当它发生的时候我们就行动。”巴菲特曾经非常精辟地指出,他的任务就是集中于他们所能够知道的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某件事情不很重要,或者如果他们不可能了解它的话,就将这件事情一笔勾销。
巴菲特说过:“我们的注意力在公司的赚钱能力上,从现在开始的未来五年、十年的收益,如果我们认为它的价格跟赚钱能力比很值,我们就买,能够这样赚钱的公司是我们关注的,如果我们不了解,我们就不投资。我们不是说对每一种股票都持一种观点,我们要确定我们选的是对的,但是对于不懂的我就不投资。如果有1000只股票,对999只我都不知道,我只选那只我了解的。”
能力范围是巴菲特投资理念的核心概念之一。顾名思义,能力范围就是指我们在投资中必须做那些重要的、可知的并且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应该依据我们自己的能力(如知识水平、敏锐程度、可靠渠道等)和意愿理解企业及它的经营气候,并选择适当的企业股票。实际上,无论是投资还是生活都有边界,当我们碰巧处在这个边界的某个位置时,并感觉到在这个舒适区域“音色圆润流畅”时,就可以为露天剧场的观众引吭高歌。